全球城市:世界政治中的参与者与层级结构
全球城市,也被称为世界级城市,是指在社会、经济、文化或政治层面直接影响全球事务的城市。全球城市体系形成了一个多中心、多层次的等级结构,全球1006个城市可分为5等10级。其中,5等由高到低分别为全球城市(A)、国际枢纽城市(B)、国际门户城市(C)、区域枢纽城市(D)与区域门户城市(E);10级分别为A+、A、B+、B、C+、C、D+、D、E+、E。具体来看:A+等级城市仅有3个,纽约、伦敦和东京。纽约、伦敦属于高集聚—高联系城市、东京属于高集聚—中联系城市;从软硬度来看,三者都属于强硬度—强软度城市。A等级城市仅有2个,北京和巴黎。其中,北京、巴黎都属于高集聚—高联系城市以及强硬度—强软度城市。B+等级城市数量为3个,包括首尔、上海、芝加哥。
全球城市体系的多层嵌套结构反映了城市软功能和硬功能的指标体系。硬功能“托底”城市的整体层次,而软功能“拔高”城市整体层次。因此,重点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对于提升一国城市的整体水平是一条值得考量的路线选择。
从城市经济竞争力的角度来看,全球城市总体格局是极少数强、大多数弱,欧美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明显,中国城市迅速崛起。全球的城市层级间差距大,层级越低内部差距越大,城市的经济密度与城市层级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
此外,考虑到功能性公司(特别是跨国公司)的内部网络特性直接作用和决定了世界城市网络层次结构,世界城市网络也从“树形”层次结构逐渐转向各级城市之间更多的横向互动,互动的形式更为综合、复杂。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友提问,创作工场回答,未经许可,严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