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中关于烟与火的具体记载内容
《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科学医药史上一部重要的典籍,于晋代张仲景时期(公元前220—前210年)完成。该书对于中国传统医药学有重大影响。
《本草纲目》内容丰富,总体上分为一、二、三部分。
一部分介绍天文历法、气候变化、人体功能和生理机能;
二部分收录有天文历法各地方的常用植物、动物鱼虫的各科各属以及常用之五味材料以及野生食物的详尽介绍;
三部分收录中成记述中医学理论、方剂性味功效处方及千家万法应用场合。
“烟与火”是《本草纲目》中一章内容,具体内容如下 1. 火明: 该章首先说明了“太阳光即是大道之所出也”, 然后将其描述为五行之阳, 具体而微, 补气血, 暖心胃, 温神明, 偏正志意;
2. 火旗: 这章介绍了不同形态的不同使用方式;
3. 火焰: 采集牡丹树干上生长的小松枝子作为明焰;
4. 火衣: 雪松树皮裹在人体上作保暖衣物;
5. 火巾: 采雪松树皮裁剪出的大小衣巾供人避寒;
6. 王者之旗: 此章说明此旗即是王者之道凭此得神咒;
7. 末巾: 此章说明此巾即是神通者所依耵然常伴;
8. 神道应声如雷声之光: 此章说明此声即是神道所凭信耵声散乱耿然伴随。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友提问,创作工场回答,未经许可,严谨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