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量子力学的发展史
量子力学的发展史始于1900年,当时物理学家Max Planck提出了“现代量子论”的概念,即能量是以称为“量子”的最小单位来分布和传输的。1905年,物理学家Albert Einstein提出了光电效应,这是一个关键性的进步,表明光也具有粒子性质。1913年,物理学家Niels Bohr提出了原子模型,将原子看作由中心核周围绕行电子所形成的圈套。1924年,波尔证明了能量只能以一定数量的包裹来传递。1925年,Werner Heisenberg、Erwin Schrödinger、Max Born和Paul Dirac各自独立地开发出分别称之为“席斯伯格不确定性关系式”、“施耐德波动方程式”、 “Born-Oppenheimer近似方法 ” 和 “ Dirac 方程式 ” 的四大理论 ; 其中施耐德波动方程式是最主要的理论之一。1927年,Heisenberg和Schrodinger合作将上述四大理论整合起来形成了相对论性量子力学 。随后不断有人对此进行修正和扩展,如Wolfgang Pauli,Enrico Fermi,Julian Schwinger,Richard Feynman 等人都对重要问题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除特别注明外均来源于网友提问,创作工场回答,未经许可,严谨转载。